每周一館:中山大學地質礦物博物館
簡介:中山大學地質礦物博物館位于中山大學南校區地環大樓C座一樓,面積105平方米,展出了礦物、巖石、史前生物化石、寶玉石、構造巖、礦石等類型標本,大部分標本是我系師生在幾十年的教學、科研中采集的,部分來自國內外專家、校友、同行友人的捐贈。標本總數達1200件,但因展館面積限制,僅展出部分標本;同時也是我系實驗中心觀察實驗平臺的一部分。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135號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C104室
開放時間:周一、三上午9:00-11:00,可團體預約

2025 年 10 月 10 日至 12 日,備受矚目的 2025 中國國際五金展覽會(CIHS)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舉行。這一盛會由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德國科隆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作為全球第二大五金展,堪稱 “五金市場的晴雨表,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2025年杭州美妝創新展(CiE),作為美妝行業的年度盛會,將于3月19日至3月21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這場展會不僅匯聚了眾多美妝行業的精英和前沿產品,更在設計與布置上力求創新,為參展商和觀眾帶來一場視覺與智慧的雙重盛宴。

4月23日,2020年中國數字閱讀云上大會正式開幕,本屆大會采取了線上虛擬會場的形式,設置開幕式、閱享品牌館、閱聽朗讀館、云上會大咖、云上VR書店、云博物館、云上IP館、5G體驗區、大愛公益館9大版塊,全方位展現5G給數字閱讀及泛文化行業帶來的變化。其中5G云博物館專區由中國移動咪咕與湖北五大博物館聯手打造,于4月23日-27日每日12:30開展系列直播活動,為大眾開啟5G逛文博新模式。

9月27日,中國石油物探展覽館開館揭牌儀式在河北省涿州市東方物探科技園舉行。中國石油物探展覽館共分序廳、歷史之聲、全球化之路、科技之光、企業之魂和展望廳6個部分,擷取不同歷史時期中國石油物探的重大事件,從不同側面展示了中國石油物探的發展歷程和突出貢獻。

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集資興建的。中山紀念堂于1929年1月動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鑄的高5米的孫中山先生銅像屹立在紀念堂前。1963年對紀念堂進行了大規模翻修,屋頂全部采用藍色琉璃瓦,在6萬多平方米的公園四周增建了鐵柵欄,在園內栽種了很多樹木、花卉。

東濠涌博物館兩層建筑共設五個展廳。一號展廳“東濠溯源”展示了縱橫交錯的河涌是如何滋養廣州城,進而影響廣州兩千多年來的發展;二號展廳“東濠商貿”展開了東濠一河兩岸商貿民俗的畫卷,讓人們細細回味曾經的繁華與浪漫;三號展廳“東濠蘊夢”再現了疍家姑娘哼著咸水歌沿涌蕩舟賣水果的美麗瞬間;四號展廳“東濠哭泣”展示了被污染后的河涌污泥黑臭、垃圾滿涌的情景;五號展館“東濠新篇”展示了東濠涌治水的成果,美麗重現令人精神一振。

近日,深圳南山博物館發布通告,因展廳臨時檢修,南山博物館四樓“南山改革開放史”展將于10月12日至10月18日閉展七天。

信可威展覽公司深知展會布置對于企業形象和市場拓展的重要性。因此,在2025年的展會布置工作中,將充分利用對國內國外的深入了解以及完備的手續流程,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專業、高效、優質的展會布置服務。如果您需要做展臺搭建設計,歡迎致電信可威展覽公司

中國海關博物館廣州分館位于廣州市沿江西路29號、粵海關舊址“大鐘樓”內。博物館接收、保管來自全國的藏品六千多件,目前展出近千件,其中包括1878年我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李鴻章題寫的“津海新關”牌匾、毛主席親筆簽發的新中國第一任海關總署署長孔原的任命書等珍貴的文物。以珍貴的實物和翔實的史料,綜合運用傳統陳列方式和現代科技手段,展示了中國海關的發展歷史和建設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