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不閉館的全面從嚴治黨主題展館,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館數字展館正式上線,即日起,觀眾登錄武漢革命博物館官網,足不出戶就能感受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走過的偉大足跡。
數字展館
2019年5月9日,國內首個全面展示黨的紀律建設光輝歷程的專題性展館——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館正式開館。截至2019年12月底,展館已接待觀眾50余萬人次,4000余家各地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到館開展主題學習。
此次武漢革命博物館全新打造的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館數字展館,突出紀律主題,彰顯時代特點,運用業內領先的720度激光采集技術,全景呈現實體展覽內容。數字展館支持地圖導覽和講解大綱定位,解說全程音畫同步,系統根據講解詞內容自動跳轉,為觀眾提供深度代入的瀏覽體驗。除手動瀏覽模式外,數字展館設計40分鐘快速瀏覽、90分鐘詳細瀏覽、170分鐘沉浸瀏覽三種漫游模式,拖動進度條即可任意選擇觀看進度,滿足不同的參觀學習需求。
同時,數字展館最大限度還原實體展廳原貌,通過多媒體互動疊加圖文、音視頻等形式,高清呈現405件(套)文物資料、700余幅珍貴歷史照片、200余本近10000頁電子書籍。觀眾可點擊翻閱電子書,對實物藏品制作而成的三維模型進行放大縮小、旋轉移動,實現多角度的細致觀看。數字展館還設計了分享功能,觀眾可將感興趣的內容通過主流社交工具進行分享,讓展品“動起來、活起來、炫起來”。
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館數字展館的全新上線,順應時代脈搏,實現了實體陳列館的時空和用戶延伸,將更好地發揮其作為黨員紀律教育平臺的功能作用。
圖文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第87屆中國醫藥原料藥中間體包裝設備展API China與第25屆中國醫藥工業展CHINA-PHARM將于10月12-14日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如期舉辦。

中國海關博物館廣州分館位于廣州市沿江西路29號、粵海關舊址“大鐘樓”內。博物館接收、保管來自全國的藏品六千多件,目前展出近千件,其中包括1878年我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李鴻章題寫的“津海新關”牌匾、毛主席親筆簽發的新中國第一任海關總署署長孔原的任命書等珍貴的文物。以珍貴的實物和翔實的史料,綜合運用傳統陳列方式和現代科技手段,展示了中國海關的發展歷史和建設成就。

4月23日,2020年中國數字閱讀云上大會正式開幕,本屆大會采取了線上虛擬會場的形式,設置開幕式、閱享品牌館、閱聽朗讀館、云上會大咖、云上VR書店、云博物館、云上IP館、5G體驗區、大愛公益館9大版塊,全方位展現5G給數字閱讀及泛文化行業帶來的變化。其中5G云博物館專區由中國移動咪咕與湖北五大博物館聯手打造,于4月23日-27日每日12:30開展系列直播活動,為大眾開啟5G逛文博新模式。

上海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會展臺設計、展會策劃、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同時提供展示設計,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作為展覽搭建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

廈港海洋文化展示廳位于廈港街道沙坡尾,于6月16日起恢復開放,參觀需網上預約。該展示廳不僅有疍民生活用品、生產用具等老物件,還擺放著廈門第一艘觀賞性王船。恢復開放的展示廳,每小時入場人數上限為30人。開放時間為9:00-12:00;14:00-18:00,逢周一閉館。

近日,位于鄖陽博物館一樓的明清建筑展廳設展完成,市民新增一處鄖陽歷史文化觀賞點,明清建筑展廳分石佛造像展示,鄖陽官式建筑內容和鄖陽鄉土建筑特色三大板塊。

青云書院藝術館又名梁氏千乘侯祠。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清康熙四十年建成,是當時廣州府、肇慶府的梁姓宗族共同合資建造的合族祠,為參與建祠的梁姓宗族子弟到廣州城參加科舉考試、辦理訴訟、繳納賦稅等事務時提供居所。2009年因廣州舉辦亞運會的契機,青云書院得以修葺一新,重見天日,并定位為展覽用途。目前人們看到,在周邊商業店鋪林立下,古書院的青磚墻、蝸耳屋、博古脊、青云巷、滿洲窗等各種嶺南建筑元素交織在一起,顯得更為特立獨行。

在展會布置方面,信可威展覽公司注重創新,結合傳統文化元素和現代設計理念,為客戶提供獨具特色、富有創意的展位設計方案。同時,他們嚴把質量關,從材料選擇、施工工藝到后期的維護保養,每一個環節都精益求精,確保展位的美觀、安全和實用。

對于當今社會來說,傳統的營銷方式已經滿足不了人們所需,想要抓住人們的消費心理,就必須另辟蹊徑,讓科技引領生活,比如位于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全球總部PVH集團全資子公司Tommy Hilfiger集團,推出一個創新的數字化銷售展示廳,數字展示廳設計通過為零售商提供一種更具有吸引力的和無縫的購買方法,給銷售體驗帶來革命化的變革。

